企业文化该如何落地


  大家晚上好!


  受平台委托,跟大家分享企业文化如何落地这个题目。其实文化究竟是什么?这个课题蛮大的,没有人能给出标准答案。我认为,文化一定是在群体中产生的;一个人的思想理念与行事风格,不能叫文化,可以称性格或素质、素养。任何一个团体,不管是几个人还是几万人,都会有一定的文化特征。所以,要讨论什么是企业文化,企业文化如何落地,就要先了解企业本身,不能脱离企业谈文化。


  森鹰出生在黑龙江,至今有22年的历史。据统计,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.9年。但在日本,百年企业有35000家,寿命最长的一家企业已经1400多年了。如此厚重的历史传承,才有可能沉淀出企业共同的精神内核、记忆和情感,形成强大的文化。相比之下,森鹰的22年不算短,但肯定不算长,应该说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还在探索之中。今天我也是带着学习和讨论的心态和大家分享。


  在30年前的大消费领域,哈尔滨还是有很多好企业的,比如蓝天洗衣机、他她乐排烟罩、普纳橱柜、克拉斯木门、飞云防盗门、华鹤木门、光明家具,但是后来渐渐的都陨落了,也可能和地区的老少边穷特点有关。我们这里没有人才,没有配套,本地市场贫瘠,老板思想落后而且容易骄傲。南方的企业家总在一起吃饭开商会,互相学习,激发了很多企业发展成优秀企业。东北甚至谈不上营商环境,企业家之间老死不相往来,本地大众收入低,没有市场,所以优秀的人才就跑掉了。森鹰从第一年700万的销售额起步,到千万级、亿元级,22年中没有亏损过,总是保持小的增长,利润率和资产负债率,资产的质量状况都还算不错。森鹰能够走过来其实挺不容易的,文化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


  首先,我们来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文化。《道德经》19章里说: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;绝仁弃义,民富孝慈;绝巧弃利,盗贼无有。什么意思呢?抛弃所谓的圣贤智慧,人民将获得百倍的利益;抛弃所谓的仁义誉名,人民将恢复孝慈的本性;抛弃贪取巧利之风,盗贼将会绝迹。接下来《道德经》19章总结说:此三者以为文,不足,故令有所属: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,绝学无忧。整个《道德经》就19章这一个地方说到“文”,意思是那些圣智、仁义,巧利都配不上“文”这个字。什么作为“文”更好呢?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,绝学无忧。素就是无色的丝,朴就是原木,我们常说的“朴素”,指的就是原始的、本源的东西。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,减少私欲杂念,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,这才是“文”。


  那“化”是什么意思?《道德经》37章里讲:道常无为而无不为。侯王若能守之,万物将自化。“道”看起来好像无所作为,实际上天下却没有什么事没有它的介入。侯王只要能够坚持遵循天道的准则,万事万物就能自动自发地生长化育。侯王指的是谁?在座的各位也包括我,因为我们在地上的职责就是管理看顾。你要能够守住道,万物将自化,自我化育,自我顺化。《道德经》19章讲了“文”,37章里讲了“化”。文化是什么?文化其实就是“道”,它是生发自内心世界的,而不是表面的东西。


  成吉思汗还是个穷小子的时候,有一个没过门的女朋友叫孛尔贴,她是大户人家的女儿。孛尔贴很爱读书,成吉思汗就问她,看书有什么用?她说,书里有真理。但成吉思汗觉得,书里怎么有真理呢?真理应该在人心中。虽然和孛尔贴相比,成吉思汗好像没什么文化,很粗野,但是他的内心里是藏着真理的。所以《圣经》里说:你要保守你心,胜过保守一切,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的。王阳明说,心即理,事上练。《大学》开篇就说,大学之道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,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。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最后还归到“道”字上。《大学》也好,《四书五经》也好,王阳明也好,都在讲文化是从我们内心里生发出来的,是和我们的价值观有关系的,而不只是写在墙上给人看的。



  前一段时间我写了篇小文章,谈到文化有两个特征,第一个特征叫作价值观的趋同,第二个特征就是文化必须反过来推动企业成长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,不同的经历,并且都以自我为中心,这么一群不同的人合而为一,一起奋斗,行动起来却像一个人,这就是上下同欲,所谓君子和而不同。这就是一种文化的特征——价值观的趋同。第二个特征,文化必须反过来推动企业的成长。如果企业文化不能带领企业成长,不能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,那么它就是虚假的文化,是没有力量的文化。当年共产党打天下,用了最简单的一句广告语——打土豪分田地。现在我们都知道“土豪”是什么意思;但那个时候的农民可能连“豪”字都不认识。打土豪分田地,这6个字背后有一个理论逻辑,可以演化成一种行动,达成最初的目标。这就是文化用口号来表达的缘由。但我们要特别注意,口号只是文化的表象,是文化建设的方式之一。如果我们本末倒置,把口号当成文化本身,即使搞得再热热闹闹,再好看好听,也没有真正的价值,反而会变成成本,使团队处于重大的危机之中而不自知,还在用粉饰的太平自我麻痹。企业文化搞得非常好,但是企业倒闭了,这是不可能的,因为真正好的文化是有力量的,是能推动企业发展的。


  企业文化该如何落地?我们做企业文化是为了让企业有更长远的发展,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落地,不能为了文化而文化。吉姆·克林斯写了一本很著名的书《从优秀到卓越》,一个企业为什么不卓越?是因为你很优秀。这本书开篇头一句就是这么说的。因为优秀所以骄傲,骄傲阻挡了企业成为卓越的进阶之路。作者讲了六条从优秀到卓越的方法,第一条是第五级经理人,要有谦逊的品格、坚定的意志,这看起来很普通,但实际上要求其内心很宽厚,这样的人是不容易找到的。第二条是先人后事,讲团队建设多么重要。合适的人上车,不合适的人下车。第三条是直面残酷的现实,但绝不气馁。企业必须打造讲真话的环境,要敢于剖析自己,敢于面对自己的问题。第四条是专注聚焦。第五条是技术创新,技术是企业发展的加速器。第六条就是训练有素的文化。不同的人组合到一起,要想达成价值观的趋同,实现行为的驱动,就要打造训练有素的人,训练有素的思想,训练有素的行为。这就要求组织必须建立自己的愿景、使命、价值观。否则,企业文化无法建立,组织很难成长。



  森鹰的愿景是:让世界每个房间都能用上森鹰空调窗。森鹰的使命是:让房间不用空调也能变得冬暖夏凉。有人说了,森鹰要搞霸权主义吗?要搞垄断吗?不,我们只是希望森鹰能成为空调窗品类的代名词。事实上,我们愿意连接我们的同行者、竞品,和友商们一起努力,让每个房间都能用上节能又舒适的空调窗,让生活变得节能环保、舒适健康,冬暖夏凉,增寿延年,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。森鹰的价值观是:有爱有温度。让地球生态平衡,最重要的是有爱有温度。气候变化无国界,对抗全球变暖,削减温室气体排放,需要各国各行各业共同行动,需要全人类共同关爱。要让我们的爱走出家门,走出企业,走出行业;要爱我们的员工,爱供应商,爱客户,爱友商,爱政府……只有用爱连接世界,世界才可能变得更加美好。



  如果组织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建立起同样的愿景、使命、价值观,那该是多么强大的力量。解放战争时期,傅作义手下35军军长郭景云被抓以后说了一段话,让我记忆深刻。他说,共产党的队伍像蚯蚓一样,哪怕都打成零部件了,每一个零部件都有生命,立刻可以再组成一个小队伍继续战斗。我们部队的装备比你们强,战略战术比你们强,集团作战的时候,锐不可挡,可一旦队伍被打散了,就纷纷四散奔逃了。整个国民党军队是缺乏愿景、使命、价值观的,这一点非常可怕。在共产党和国民党斗争的历史上,在停战之前,共产党的东北部队就是一盘散沙,因为部队还没有经过整编,武器装备都不行,被杜聿明打到哈尔滨双城附近,已经完全没有组织战斗能力了。但当时停战了4个月,这4个月之中,共产党就从十几万变成了36万。然后就开始三下江南、四保临江,南拉北打,让开大路占领两厢,一直到1948年11月2号整个东北全境解放。每个战士的心里都镂刻了愿景、使命、价值观,这种战斗力不是我们能想象得到的,所以我们必须创造一种能够培育这种文化的环境。



  彼得·圣吉的《第五项修炼》是很经典的一本书,内容是关于打造学习型组织,打造组织环境的。要不断地考核施加压力,该激励的时候激励,该批评的时候批评,该疏导的时候疏导,让每个人都不断地突破自己的天花板,激发每个个体自我超越。我在公司做到5个亿销售额的时候,觉得自己成为了公司发展的阻碍,就盼着有人来替代我。但是我静下心来,放下自我,读文章,学习,和高人交流,发现我又可以突破了。这就叫“夫唯不盈,故而蔽能新成”。不断更新,不断蜕变,这就是自我超越。第五项修炼最后落脚到系统思考上。因果关系不是线段式的,而是网络化的,是很复杂的,是不容易领会的。我们要学习怎样掌握事物背后的规律,怎样探测冰山下面看不见的部分。当我们掌握了系统思考的一些原则时,就会发现我们看世界能够看得更清晰更深刻一些了,就有可能迅速抓到事物发展的本质。我们要在组织内部打造出这样终身学习的环境和氛围,让大家变得爱学习,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。每个人都愿意迎难而上,愿意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圈;每个人都能看到别人的长处,能够彼此欣赏,互相搭配。人太有限了,不合作将一事无成。早年间靠个人英雄主义还有可能成功,现在根本不行。这就要求我们能突破自我,变换心智模式去看待问题。


  再推荐大家读一本书,瑞·达利欧的《原则》。瑞·达利欧讲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世界。不同的人,他的心智模式也是不同的。比如老板的心智模式,跟普通员工的就不太一样。你能不能变换心智模式,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?如果不能,你就会觉得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对立面。如果能,这个世界就变得很丰富,变得很有爱心,你会发现每个人都那么可爱。比如乔布斯,他的心智模式,你很讨厌,但实际上他很伟大。所以,我们必须改变心智模式,用科学的、善良的、与人为善的,合乎中道的心看世界。


  《圣经》也好,《大学》也好,《四书五经》也好,吉姆柯林斯也好,彼得圣吉也好,前面这些都是理论基础。我们回到现实中来,看看华为的文化落地——“价值论”。“价值论”论的是什么?就是价值创造、价值评价、价值分配。企业文化的本质就是分钱文化。如果你的企业不能分钱,那就是“扯淡”的文化,是“忽悠”的文化。企业只有把钱分明白了,才能赚到钱。只要老板敢于“研发”出像样的分钱机制,就会引来像样的奋斗者。老板也就不用再委曲求全来“忽悠”大家,甚至还可以挑挑拣拣。不是奋斗者的,就让他离开。说得文一点,分钱机制也可称奋斗机制,这个机制不仅能让企业获得商业成功,同时也会促成企业的奋斗文化。



  只有创造出价值了,才能开得出工资,才能付得出供应商的款。人家天天问你要钱,你还整什么企业文化?首先要价值创造,价值创造不但要创造利润,还要创造现金流。价值创造之后就是价值分配,怎么分配?通过价值评价!如何评价,该给谁多少,怎么个给法儿,这部分是很难的。往往给着给着就都变成保障性支出了,激励效果越来越弱。因为这里面有很多复杂的因素,人性的因素。其实想做好企业就俩事儿:一个是平衡,一个是衡量。平衡是企业的发展战略,就是平衡今天与明天,内部与外部。衡量就是管理,论功行赏。自私、懒惰、贪婪,这三大人性的弱点如何在管理中被规避,并且把它变成一种奋斗精神?华为是通过分权和分钱实现的。咱们企业发展得不够快,没有那么多权力岗位去分,只能在分钱上下功夫。我们想尽一切办法让奖金形式更多样化,去激发个体的创造力。月奖金、年终奖、项目奖、合理化建议奖、PPV、KSF……总之,做出成绩就奖励,因为没有激励,就没有创造。所谓,“道”无“术”不行,“术”无“道”不远,“术”和“道”必须结合在一起。但是我们搞得也不好,也处在研究琢磨的阶段。我们要建立的是获取分享制,而不是授予制。在中国,当老板就喜欢授予制:我给你的,你得感恩于我。其实员工不欠咱们的。只有获取分享制才能激活个体,创造价值。华为的“价值论”值得大家去学习一下,还有《最后一个倒下的是不是华为》也很好。重点就两条,一个是价值论,价值论就是分钱;一个是干部论,就是团队建设。



  疫情期间,我还听了乔诺公司的华为二十一讲,我归纳了四条——“企业四力”。第一战略力,第二产品力,第三营销力,第四组织力。作为一个老板,第一件要做的是把战略制定好:你是谁,你要到哪里去?你的愿景、使命、价值观是什么?你要做什么,以及你不能做什么?战略的核心是聚焦,看似简单,实际非常难。难点在于战胜自己的内心世界;因为扩张是人的本性。所谓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,胜人者力,胜己者强。”知道别人是智慧,知道自己,才是光明的人。但同时,聚焦又是相对的,是与时俱进的。华为决定做手机的时候,大家都反对。他们之前做基站业务,根本不懂手机的营销和市场,哪会做2C业务。但是华为有做手机的能力,也为别人代工过;对手机的技术、设备、工艺非常了解。实践证明,华为现在60%~70%的利润都来自于手机等消费者业务,这让华为在中美贸易战中站立住了。每个企业都需要知道自己是谁,知道自己的能力半径,知道在什么阶段该干什么事儿,这就是战略。战略力非常重要,老板必须多想想这块儿,如何聚焦、如何定位、如何设计自己的经营半径。你必须足够聚焦,直到你的特点牢牢占据客户的心智。找不到特点的话就得不断地进行市场细分,不断地把枪头削尖。不过,随着你能力的提升,你的经营范围也是可以逐渐扩大的,你可以是红缨枪,也可以是金箍棒。这一切都基于你对战略力的把握,对市场的洞察,对自身实力的了解,还要清晰自己的内心,控制自己的欲望。



  产品力是企业发展的基础。森鹰这些年之所以能坚持下来,靠的就是战略力和产品力,我们根本就不懂营销和管理,不懂组织力。营销力和组织力是森鹰的两大短板,但是我们敢买好设备,敢用好材料。欧洲优秀的材料厂商和设备厂商,有一半以上可能都是森鹰引进中国的。窗户对于建筑,对于一个家庭是多么重要。做不出好窗户就是耍流氓,我不认同“事实不重要,认知才重要。只要加大营销力度,产品好不好不重要。”的理论,我们必须要有良心,必须真正做出好产品。今年我们又推出一款世界首创的新产品,引入了一种用在飞机、高铁、汽车上的新材料,但还没有人敢用在外窗上,我们取名叫“x”。这个产品第一个特点是外观很酷,现代简约,窄边框、大通透、活玻璃、内外纯平、窗纱一体、暗排水;第二个特点是很节能,玻璃内表面温度冬天比普通窗高8℃,夏天则低8℃,因此取名叫酷8度。我对研发工程师们说,你要敢于研发,忘记成本。成本是我该考虑的事情。你先把最好的东西做出来,然后我再来做减法。因为研发工程师不容易站在客户端去思考,他是技术导向,容易自嗨。但是我可以站在客户的角度去判断。实践证明,我们拿出来的产品站在客户的角度看也是非常好的。


  从研发到成品,还需要经过材料、设备、工艺、质量、服务,整个链条的运作才能实现。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森鹰是双轮业务驱动,一手抓2B业务,一手抓2C业务。“零售是个宝,工程少不了”。无2C不富,无2B不强。2B 与2C结合起来,你的成本就会大幅下降,竞争力就上来了。森鹰在全国各大城市,凡是有2B业务的,都有零售经销商。零售经销商的技师,可以为工程提供售后服务。所以开发商特别愿意给森鹰项目,因为服务非常有保障。我们建立了互联网化的“心服务”系统,将零售与工程的售后服务打通,客户可以在网上进行“好中差”的评价,使资源得到整合,使服务得到优化。这就是产品力。


  营销是我们的短板,我们正在研究学习中。今年我们在南京召开了“七·七”品牌升级和新品发布会,有230万人通过网络直播参与观看。疫情之下,我们还推出了大规模的全国范围的广告。疫情导致广告费相对便宜,我们刚好抓住这个机会,公关加广告,把好产品宣传出去,让更多人关注窗户对于家居生活的影响。企业要想做强,各方面都要强,在整体的组织战斗力上不能出现短板,有短板的话就进行修复,不断提升。


  谈到最后一个“力”,组织力是最重要的。任正非说:真正的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。真正难的就是组织力,前面都不太难。战略力,老板保持头脑清醒就OK了;产品力,只要肯下功夫、敢投入,就能做好产品;营销力也是可以学习的。但是,组织力是最困难的。组织力就是发动机。如何最大限度激发人的潜能,释放人的善良?德鲁克一生就研究管理这两个字。管理里的核心,就是机制。机制的本质就是分钱,机制的升华就是文化。



  接下来要分享的是企业里的三个关键部门——人资管理部、财经管理部、质量运营部。人是决定一切的,先人后事。一个企业的人资负责人基本相当于企业的二把手。你要想做企业,先要找好人资总监,给你招人。找不到人才,任你有钱有项目都白扯,所以人资管理非常重要。很多东北企业没有人资部,森鹰的人资管理现在由三个版块组成,一块是人资部,一块是总裁办,一块是森鹰大学。为什么弄成三块呢?因为没有一个人能把这三块整合起来,只能各自发挥作用,互相配合地管。财经,是财务与经营管理部。财务要不懂经营的话,那就只能是记账、算账、报账而已;必须得财务数据业务化,业务数据财务化。财务的负责人必须懂经营,必须懂战略,必须懂预算管控,否则企业没前途。第三个部门,质量与运营部,搞质量管理,QC、IQC、TQM,搞流程再造,搞客户满意度分析,包括打造网络化的质量平台等等。这样的质量运营部,是企业的大内总管,要确保企业的良性运转。作为老板,一定要好好研究这三大部门,这三大部门关系到企业能走多远。



  最后讲一下华为的“干部四力”。第一、理解力。很多员工“执行力超强”,事儿都没弄明白呢,就去执行了。执行得乱七八糟,再绕回来重新理解问题。智商不够,情商更不够。千万不要相信一个人情商差但是智商高,情商差的智商一定差,它们是连在一起的。理解力,先得把问题搞清楚。第二、决断力。艾森豪威尔说:当领袖最困难的就是下决心。决断力是面对复杂环境、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,做出坚定判断的能力。决断的前提是理解,否则就变成武断了。理解力和决断力都是可以训练的,一定要避免在信息丰富的前提下依然理解得乱七八糟,做出错误决断。第三是执行力,踏踏实实的按时保质的完成。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。最后一个是连接力。不能连接,不能合作的干部不能用。每个人都太有限了,不可能面面俱到。分工才能创造价值,协同才能创造增值。但人的有罪性导致不愿意协同,推过揽功,表面一套背后一套。中国人在这方面尤其明显,只能单兵作战,带三个人就矛盾重重。如何解决这个问题?就得靠企业文化发挥作用。在职能分工的背景下拧麻花。“拧麻花”这个词是华为的语言。森鹰发明了“x”,打造“x”组织,跟拧麻花是差不多的意思。有连接力的人是稀缺的,能够带兵的人是稀缺的,所以我们就得打造合作的文化、协同的文化,“x”文化。森鹰现在有很多项目小组,研发的、生产的、公关活动的……除了本职工作,一个人可以参加多个项目组,拿项目奖金。我们要忘记部门,打造“x”组织。



  当我们的组织成长到一定时间,当我们忘记探寻企业文化是什么的时候,我们的企业可能才真正拥有了文化。文化不是写在墙报上的口号,不是一首企业歌;文化更多的体现在我们的心灵里、行为里。训练有素的人、训练有素的思想、训练有素的行为、官兵一致、互相尊重、各展所长……企业在壮大,每个人在成长。在文化的浸润之下,工作变成了快乐又有成就感的事儿,这个时候企业文化就真正落地了。


  感谢大家听我的分享!






城市
CITY

面积
AREA

电话
PHONE

验证码
CAPTCHA


森鹰窗业天猫官方旗舰店